1.大地构造格架与弧-盆体系

2.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介绍

3.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的资料

4.内蒙火山口地质公园在哪里

5.内蒙古哪座火山地质公园最适合夏天带家人去避暑?

火山口地质公园的后盆是什么,火山口地质公园附近景点

该大相位于洋—陆过渡地带,为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大地构造相组合体,由岛弧,弧前、弧后、弧间盆地以及地块等组成,具有特定时空结构演化特征并通常构成造山带主体。弧盆系大相现代实例很多,例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尼—菲律宾—日本群岛及其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一系列岛弧、洋内弧、弧后盆地系统。在特提斯演化的中、晚期也具有类似的多岛弧盆格局。现今的冈底斯、班—怒带等为特提斯多岛弧系统闭合后的产物。特提斯北部多岛弧盆系统形成秦祁昆造山带、羌塘—三江造山带,南部边缘形成龙木错—双湖—澜沧江造山带、喜马拉雅—冈底斯造山带。

根据本研究区特点,弧盆系大相包含弧前盆地相、深成岩浆岩相、弧后前陆盆地相、火山岩浆弧相、弧后盆地相(表5—2)。

表 5—2 弧盆系大相中相、亚相、建造划分

续表

1.弧前盆地相

弧前盆地位于俯冲带和岛弧之间,以深海复理石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杂砂岩夹玄武岩建造等为特征。结合带中的俯冲增生杂岩相具有更强烈的变质、变形,为弧前盆地相的构造残余。弧盆系大相中的弧前盆地分布较广泛,构造变形和变质相对较弱。弧前盆地相的进一步划分见表5—2,详细论述见潘桂棠等(2008)。弧前盆地环境与结合带大相中的俯冲增生杂岩相为过渡关系,但是俯冲增生杂岩相位于现存的结合带内,更具有混杂带特征。

弧前盆地的基底一般为陆壳或过渡壳。盆地内岩石组合以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礁碳酸盐岩建造、碳酸盐岩浊积岩建造为主,也有少量弧火山岩夹层。沉积特征常见海底峡谷浊积扇,岩相及厚度变化较大。弧前盆地底部为不连续海底扇向上过渡为薄层浊积岩,上部为浊积岩和浅水砂岩互层。在弧前构造高地中常发育碳酸盐岩海台。火山岩为火山碎屑浊积岩建造、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细碧—角斑岩建造、低钾拉斑玄武岩建造。

藏南冈底斯带和班—怒带作为东特提斯弧盆系的主体,形成较多弧前盆地。例如,班—怒带中的木嘎岗日群(JM)、冈底斯带中嘎加组(T2—3g)等,具有弧前盆地沉积特征。

2.深成岩浆岩相

花岗岩类侵入体的成因较复杂。花岗岩在大陆地壳演化和矿产聚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花岗岩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花岗岩的源岩和成因至今仍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花岗岩形成于热量从地幔到地壳的大规模转移期间,形成机制包括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幔源玄武岩浆的分离结晶(FC)或同化作用伴随分离结晶(AFC)。一般认为,冈底斯带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与班—怒带和雅鲁藏布江洋壳的俯冲消减有关,为火山弧型花岗岩(莫宣学等,2005),源区成分较复杂,可能涉及上、下地壳和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幔源成分加入(熊清华,1998;江万等,1999)。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在南冈底斯中东段以I型为主,中西段(日喀则和狮泉河)为I型向S型过渡类型。青藏高原新生代花岗岩是65Ma以来印度与亚洲汇聚阶段的产物。对于新生代花岗岩至少已提出三种成因模式:①大陆汇聚阶段的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与软流圈上涌和地幔减薄或拆沉作用造成的超钾质岩浆活动有关,并可能有年轻俯冲洋壳成分加入(Houetal.,2004;蔡志勇等,2005;金成伟和周云生,1978;Xuetal.,1985)。②滞留在上地幔的洋壳残片部分熔融,并可能有富集地幔楔成分加入(高永丰等,2003)。③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金云母—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低度重熔(1%~5%)直接形成具钾玄岩特征的花岗斑岩(Jiangetal.,2006)。

鉴于造山带花岗岩成因的复杂性,本书采用经典的划分方案,按照形成先后,划分为俯冲花岗岩浆弧、同碰撞花岗岩、后碰撞花岗岩和后造山花岗岩,共4个亚相。对于班—怒带北侧,俯冲作用形成的花岗岩体时代集中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而班—怒带南侧的昂龙岗日—班戈岩浆岩带,早白垩世为俯冲阶段,形成同期花岗岩体和火山岩。晚白垩世为同碰撞阶段,后碰撞阶段主要为古近纪,而新近纪为后造山阶段。本书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对相关侵入岩体进行了构造相划分,见表5—2。

3.弧后前陆盆地相

在弧后盆地演化的后期,由于构造隆升而形成的碎屑岩建造、磨拉石建造等,代表海水逐渐退却的过程。弧后前陆盆地相指弧—陆碰撞过程中,弧后盆地转化成的沉积盆地,其底板为弧后盆地的岩石组合,沉积岩系与周缘前陆盆地类似。岩石组合复杂多变,以碎屑岩为主体。从前陆褶冲带到稳定克拉通,保存完整的前陆盆地相还可划分前陆隆起带、前渊盆地、隆后盆地四个构造岩相带。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中的土门格拉群、北羌塘的雁石坪群等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特征。

4.火山岩浆弧相

在活动板块边缘,俯冲作用形成的火山弧。主要由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火山岩系列的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类组成。根据岛弧基底的类型,可分为以陆壳为基底的陆基弧、以增生楔为基底的增生弧及洋壳为基底的洋内弧。依据动力学状态可分为张性弧、中性弧、压性弧。岛弧上的火山—沉积岩系或岛弧上的沉积盖层和边缘沉积物,是一套活动边缘的沉积层序。根据本研究区的具体特点,将火山弧分为俯冲火山弧亚相、弧间裂谷盆地亚相、同碰撞火山杂岩亚相、后碰撞火山杂岩亚相。冈底斯北部的捷嘎组(K1jg)、多尼组(K1d)、则弄群(K1Z)、去申拉组(K1q)等,为火山弧亚相,碎屑岩—钙碱性火山岩建造。竟柱山组(K2j)为弧背盆地亚相,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

5.弧后盆地相

岛弧与地块之间的裂陷型边缘海盆,进一步扩张后形成弧后洋盆,并形成洋壳和弧后扩张脊。在盆地的不同构造部位有不同的深—浅海沉积层序和组合。火山岩组分具钙碱性系列向拉斑玄武岩系列过渡的特征。现存造山带内的绝大多数蛇绿混杂带均是弧后洋盆俯冲消减形成的。

近弧弧后盆地亚相,为靠近岛弧一侧的弧后盆地,在岩石组合中火山碎屑岩大量出现,有时出露有少量钙碱性火山岩。弧后裂谷盆地亚相,指弧后盆地中出现SSZ型蛇绿岩的地带,常常与铜多金属硫化物成矿密切相关。近陆弧后盆地亚相,指弧后盆地靠近大陆一侧部分,在岩石组合中,以陆源碎屑浊流沉积岩占优势。

分布于南羌塘盆地的雁石坪群(曲色组J1q、色哇组J2s、布曲组J2b、夏里组J2x、索瓦组J3s)具有弧后盆地沉积特征,岛弧是位于南羌塘南缘的扎普—多不杂岩浆弧带。

大地构造格架与弧-盆体系

说起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热带岛屿火山地质公园,火山群集中分布在西北-东南断裂带,是火山——玄武岩丘陵地貌。然后有人问,火山口的火山是活火山还是死火山?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1、火山口是活火山还是死火山

死火山。

2、火山口介绍

马鞍岭环形山,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死环形山之一,中间叫风鹿岭、豹子岭,远看像一个巨大的马鞍,故名马鞍岭。

沿着环山小径有五个景点,在那里可以欣赏火山口的景色。其中马鞍岭火山口是海口的制高点,海拔222.8m,天气好的时候视野很好,很多游客在这里拍照。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景点是曾经的朱雀(观景海口)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眺望琼州海峡的碧海蓝天,看到海口市区的高楼大厦,如孔雀般骄傲。向南望去,被热带雨林覆盖的火山群此起彼伏,景色迷人。

除了环形山周围的景色,你还可以沿着小路进入陆锋山脊环形山的底部,它的形状像一个大锅。据说一个大地方可以容纳一万人。火嘴很凉,长满了植物。它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同时还可以看到火山渣、熔岩饼、火山弹等火山爆发的遗迹。

3、地质地貌

地质学

海南狮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区域性断裂王屋-文教断裂以北的琼北断陷盆地地区,地表出露岩性主要为第四纪玄武岩和松散沉积物。该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强烈而频繁,有第四纪火山口分布于该区。新构造运动的发育是海南岛最集中的地区,它直接控制着地形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征。

地形学

海南狮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地貌类型单一,属于火山岩区,海拔不到100米,其中公园主景区的风鹿岭火山口是海口最高点,海拔222.8米。土壤主要由火山喷发风化后发育而成,母岩为玄武岩。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介绍

2.2.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本书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中的大洋和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体制相互转化关系来划分本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在大洋构造体制中划分出板块结合带、残余洋内岛弧带等构造单元。在大陆构造体制中划分出陆块、陆缘弧、陆缘岛弧、弧后盆地、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弧前盆地与拉伸盆地等构造单元。

详细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见图2.2。很明显,区内各构造单元都沿北北西向主构造线展布。现就各单元的构造与沉积作用特征自东而西简要分析如下。

2.2.1.1 金沙江结合带

金沙江结合带自邓柯至玉树一带,向西一直可延伸到藏北的羊湖、郭扎错一带;向南经巴塘、得荣、奔子栏、点苍山西侧,转南东经哀牢山延出国境。研究区处于中段位置,即邓柯—巴塘一带。

许多学者都曾对该带作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刘朝基,1980;刘增乾等,1983;陈炳蔚,1983;潘桂棠,1983;张旗等,1988、1992;李兴振等,1991;罗建宁等,1992;莫宣学等,1993;刘增乾、李兴振等,1993;张以茀、郑健康,1994;陈智梁等,1995;潘桂棠等,1997等)。带内基性、超基性岩、碳酸盐岩、板岩与硅质岩等构造混杂块到处可见(罗建宁等,1992);岩块时代从泥盆至二叠纪,基质为二叠—三叠系复理石砂岩、板岩,含放射虫硅质岩与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巴塘—霞若一带蛇绿岩主要由蛇纹石化超镁铁岩、超镁铁质岩、辉长岩类、辉绿岩墙群、洋脊型玄武岩及放射虫硅质岩组成,与其他被肢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灰岩及其基底绿片岩构成蛇绿岩混杂岩带。其中以得荣、徐麦一带蛇绿岩剖面出露较为完整,并发现有斜长花岗岩侵位现象(须同瑞,1995)。该带超镁铁质岩M/F比值多为6.95~11.0,其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均接近于原始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洋脊与准洋脊玄武岩岩石化学以低K2O、低TiO2为特征,其稀土总量ΣREE均低(43.7×10-6与39.6×10-6),配分模式分别为LREE微弱亏损到微弱富集的近乎平坦型(莫宣学等,1993)。该带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依据与洋脊型玄武岩共生的放射虫硅质岩确定为早石炭世,可能下延到晚泥盆世或更早(李兴振,1991;潘桂棠,1997),但不会早于泥盆纪(潘桂棠等,1997)。最老的放射虫化石见有Entactinia sp.,Entactinosphera sp.(D3),Entactinia parva won,E.torispina ormistonet Lane等,显然时代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多数硅质岩具弱的Ce异常,而富铁富锰的硅质岩出现正异常。在构造演化中,金沙江洋于早二叠世(P1)末开始向南向西俯冲,并在其西侧形成金沙江南段西梁河—东竹村一带的洋内初始弧(刘增乾、李兴振等,1993;莫宣学等,1993)。闭合时间可能为中三叠世,在不同地段有所不同(潘桂棠等,1997)。因为很容易观察到该带上的上三叠统呈角度不整合覆于蛇绿混杂岩带之上,或其底部砾岩中含有蛇绿岩的砾石。同时在晚三叠世早期,在原岛弧带的某些地段,例如江达陆缘岛弧,于磨拉石沉积之后,仍然发育一套钙碱性系列的滞后型火山岩(莫宣学等,1993)。甚至在微陆块上,例如昌都微陆块上,都能见到上三叠统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中三叠统之上。因而这次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非常深远和广泛。在图2.3中,金沙江带显示出良好的正负排列变化的磁异常,在布格重力异常图(图2.4)与莫霍面等深图(图2.5)中也表现出北西向分异现象。

图2.2 昌都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图

2.2.1.2 江达-阿中-莽错陆缘弧与弧内盆地

该弧位于金沙江结合带以西,西以车所乡-德钦断裂为界,向南延至云南的维西。该带为江达-维西-绿春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陆缘弧的北段(罗建宁等,1995)。出露地层为古生界至上三叠统。可划分出4个阶段:阶段一由前泥盆系片麻岩、片岩与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组成;阶段二由上古生界碎屑岩、灰岩夹中基性火山岩组成;阶段三为早中三叠世沉积岩层和中酸性火山岩构成;阶段四为晚三叠世碎屑岩与滞后型弧火山岩,上部含煤线或煤层。除阶段二与阶段三、阶段三与阶段四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之外,其他各层位之间均为整合接触。与火山弧共生的还见有沿北北西向展布的I型花岗岩岩基或岩株等(刘振声等,1994;王增等,1995)。

图2.3 藏东-川西地区磁场分区略图

2.2.1.3 生达残留弧后盆地

该盆地东靠江达陆缘弧,西邻昌都微陆块,是一个以陆壳为基底的残留弧后盆地,在盆地中央处存在着一个由元古宙变质岩和海西期花岗岩体构成的水下隆起(彭勇民等,1999),并在那里堆积着厚度大于5000 m的晚三叠世下部深水相的陆源、内源与火山源浊积岩沉积、特色的弧后拉张产生的碱性玄武岩与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以及上部浅海相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这套厚的沉积岩层构筑在晚古生代褶皱软基底之上。现今的盆地被不整合在不同时代老地层之上的上三叠统覆盖,在盆地区未见出露下伏的中三叠统与上覆的侏罗纪以后地层,仅在盆地边缘见到相当于印度阶早期沉积的下三叠统马拉松多组,后者主要为下部碎屑岩夹灰岩和上部流纹质火山岩。

2.2.1.4 昌都微陆块与克拉通盆地

该带以东为生达残留弧后盆地,以西邻接吉塘-东达山碰撞型火山岩带。出露地层为奥陶系—第三系,可分为5个阶段(罗建宁等,1992)。阶段一由下古生界的复理石砂岩、板岩夹碳酸盐岩组成,厚度大于3615 m。阶段二为泥盆系至下二叠统陆相到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夹少量火山物质,厚约2500 m。阶段一与阶段二之间为不整合接触。阶段三为上二叠统含煤碎屑岩和下、中三叠统沉积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堆积,厚3000 m。阶段四为晚三叠世以后的陆相至滨浅海红色粗粒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火山岩,厚近万余米。阶段五为第三系红色碎屑岩、煤线与膏盐岩夹中酸性火山岩。阶段二与阶段三、阶段三与阶段四、阶段四与阶段五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图2.4 青藏高原1°×1°布格重力异常略图

图2.5 三江地区莫霍面等深度图

2.2.1.5 吉塘-东达碰撞型火山带

为夹持于东部昌都微陆块与类乌齐-左贡微陆块之间的狭长条带,它曾为晚古生代火山弧,但到了三叠纪则成为以晚古生代火山弧为基底的碰撞型火山岩带。出露地层为古生界至第三系,有可能包括部分前寒武系(雍永源等,1989)。基底为一套由澜沧群、吉塘群、酉西群的片麻岩、变粒岩和片岩等变质岩组成的岩石,其中吉塘群和酉西群经恢复后的原岩为复理石砂、泥岩夹中基性岛弧火山岩。盖层为石炭系—第三系,石炭系—下三叠统为复理石砂、板岩夹弧火山岩、硅质岩、碳酸盐岩与煤层。中三叠统为碎屑岩与碰撞型中酸性火山岩。晚三叠世之后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石炭系与下伏变质岩、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该带沿澜沧江向南延至南佐—捕村一带为二叠纪火山弧,横穿弧自西向东K2O含量增高,由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的弧极性变化,反映了澜沧江洋向东的俯冲作用(莫宣学等,1993)。但在研究区均未能见到同期或老的洋壳残余或消减混杂岩,与低的基底正磁异常现象所表现的一样(罗建宁,1997年口述)。为什么南段出现洋壳残片而北段不出现?其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2.2.1.6 类乌齐-左贡微陆块与克拉通盆地

介于怒江结合带和吉塘-东达碰撞火山岩带之间,出露地层为泥盆系—第三系。泥盆纪—二叠纪沉积被认为是一套由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构成的被动边缘沉积(罗建宁等,1992),由于被中生代岩层所覆盖,研究程度较差。下三叠统缺失,中三叠统如在吉塘-东达碰撞型火山岩带所见一样,其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被断层错开而不明朗。据昌都地区普遍现象,推测,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三叠统主要由下部碎屑岩夹灰岩和酸性火山岩、中部灰岩与上部碎屑岩夹灰岩所构成,厚愈5000 m;上三叠统顶部被由海相碎屑岩夹灰岩组成的下侏罗统整合覆盖。

2.2.1.7 怒江结合带

西起丁青、经喜玉桥、八宿至左贡扎玉,向南与澜沧江相通,该带是特提斯洋消亡的主带,也是泛华夏陆块群与冈瓦纳大陆碰撞的对接带(潘桂棠等,1997)。前人在此带中做过大量工作(张旗等,1982;郑海翔等,1983;潘桂棠等,1983;郑一义,1983;廖国兴,1983;王希斌等,1987;李兴振等,1993)。以丁青蛇绿岩剖面出露最为完整,主要由辉绿橄榄岩、纯橄岩、少量二辉橄榄岩、辉长岩,较多的玄武岩与含早侏罗世放射虫化石的硅质岩组成。在其东侧见有较多辉绿辉长岩岩脉与英云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脉的侵位。其他地区组合不全,多为超基性岩块和熔岩与硅质岩,基质具有强烈片理化的混杂现象。蛇绿岩的最终构造冷侵位时代为晚侏罗世。本带火山岩主体为玄武岩,低K2O和中—低的TiO2特征表明具有洋中脊玄武岩到洋岛玄武岩特征;低的稀土总量ΣREE((13.49~23)×10-6)和LREE略亏损的或富集平坦型配分模式说明其类似于N-MORB或P-MORB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丁青地区发现有类似于马里亚纳的玻镁安山岩(张旗等,1992),在其他地区也具有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等构成的火山弧钙碱性系列组合(王希斌等,1987)。看来该带更像一个由被肢解的蛇绿岩套与洋岛型碱性玄武岩以及晚期俯冲阶段形成的弧火山岩构成的混杂岩带。长期以来,多数地质学家认为怒江洋盆形成于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但作为东特提斯洋的主体,推测其至少应始于新元古代(潘桂棠等,1997)。闭合时间因有自东向西或由南向北斜向迁移的趋势,推测可能是在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由于西段的班公湖带上白垩统不整合在下伏蛇绿岩上形成。

其西南侧波密—察隅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弧与弧后盆地空间配置关系暗示着怒江洋向南向西俯冲并消亡。

2.2.2 弧-盆体系地质格架

研究区隶属于帕米尔以东被称为东特提斯域的泛华夏大陆群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多弧-盆体系(图2.6)。除班公-丁青-昌宁-孟连蛇绿混杂岩带代表冈瓦纳与泛华夏大陆对接带,标志着特提斯主大洋消亡的最终遗迹外,其他在青藏高原地区被发现的包括研究区在内的20余条蛇绿岩多数是小洋盆、弧后盆地和岛弧型洋壳性质。其发展的规模与演化的时间均是有限的,不如现今的大西洋或太平洋(潘桂棠等,1997)。夹持于泛华夏大陆前锋弧与昆仑前锋弧之间的广大区域构成了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中生代弧盆区与多岛弧造山构造域。晚古生代前锋弧现今大致沿羌塘—开心岭—昌都—吉塘—兰坪一线呈孤岛状陆块群出现,由羌塘弧、吉塘弧、崇山弧和澜沧弧等组成。这些陆块群的稳定沉积盖层为泥盆-石炭系沉积岩,其下伏均为前寒武纪到早古生代的特提斯洋向北或北东向俯冲形成的岛弧或增生楔岩石,现今见到的是被构造破坏和已变形变质的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杂岩。与此对应,位于青尼洞—海通一带所见的奥陶系复理石沉积可能是弧后扩张形成的。

前面业已对岛弧和弧后盆地特征作了叙述,下面仅就有关的问题简要论述如下。

2.2.2.1 蛇绿岩洋壳类型

人们发现,大多数造山带中与蛇绿岩共生的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岛弧拉斑玄武岩,而不同于现代大洋中脊玄武岩。蛇绿岩反映的古洋壳多半是在弧前、弧后或小洋盆中形成的,而大洋中脊玄武岩保存极少。研究区的金沙江结合带和南段澜沧江结合带的蛇绿岩是其代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由于大洋岩石圈扩张随时间演化越来越新,远离扩张轴的洋壳则变冷和致密;在东太平洋中脊区,扩张脊在海平面下2500 m,而在马里亚纳海沟可深达8000~11000 m;当俯冲发生时,大洋在消减过程中被拖拽入地幔深处或收缩的洋盆系统中,后来被岛弧逆冲带前的巨厚沉积物掩埋。例外的情况是较年轻的、热的和低密度的位于凸起部位的部分洋壳,有可能被刮削下来而进入混杂带中;或者后来被构造剥离而出露。这样就不难理解在大陆地质中会见到更多的在大陆板块间形成的弧后型、岛弧型或小洋盆型的蛇绿岩或蛇绿混杂岩带。

图2.6 青藏高原及邻区弧盆结构

2.2.2.2 岛弧与弧后盆地相间并存

弧-盆体系中的岛弧与弧后盆地相间并存是一大特色,例如现今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即是这种情况。昌都地区的三叠纪江达-阿中陆缘火山弧与生达残留盆地以及波密-察隅火山弧与弧后盆地等的空间配置关系体现了弧与盆相间并存的格架。羌塘—开心岭—昌都—吉塘—兰坪—思茅这一曾被称为条带状的微陆块群可能是泥盆纪初开始从泛华夏陆块群西南侧的早古生代沿岸山脉裂离出来的;沿着这一冲裂离的思路,就比较容易理解昆仑南侧和扬子西缘到藏北—三江一带晚古生代到三叠纪时期主要是弧后扩张、弧-弧碰撞、弧-陆碰撞等多岛弧造山作用的历史(潘桂棠等,1997)。

2.2.3 弧-盆地质演化

三叠纪弧-盆演化历史跨越古特提斯阶段(S—T1-2)和特提斯阶段(T3—E2)。以班公-怒江-丁青-孟连蛇绿混杂岩为标志的特提斯主体洋的初始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最终消亡时间为早白垩世(潘桂棠等,1997)。在该主体洋的演化历史长河中,三叠纪仅占据着较短的时间,下面分两个阶段论述。

2.2.3.1 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

晚二叠世时期,特提斯主体洋由前寒武纪以来单向的向北东俯冲转变到晚泥盆世开始的双向俯冲而发展着,并分别于大洋的两侧形成了冈底斯和江达-阿中晚古生代或更老的火山弧。推测在主体洋的扩张中脊两侧还可能产生了洋内弧(图2.7a),而在三江地区与南段昌宁-孟连地区澜沧江小洋因关闭而形成的蛇绿岩和晚古生代火山弧均被造山并增生到昌都-兰坪微陆块上。早中三叠世,像其他微陆块一样,在研究区的东侧从康滇古陆裂离(扬子地块)出来的中咱微陆块与羌塘-昌都-兰坪微陆块间的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形成江达-阿中火山弧,金沙江小洋在此处消减。东部的甘孜-理塘小洋也在消减,因为扬子陆块也在向西方向俯冲。在这一期间,都能找到上述与火山弧相匹配的弧后盆地。

图2.7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略图

2.2.3.2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随着冈底斯与羌塘-昌都微陆块不断地由于火山弧的增生而长大,特提斯主体洋不断被消减和缩小(图2.7b),晚三叠世初或早期,金沙江洋和甘孜-理塘洋相继关闭,前者比后者要稍早些。据研究,金沙江洋于江达-阿中火山弧处的关闭发生于中三叠世末或晚三叠世初;尽管晚三叠世早期仍有弧火山活动,但已属于与碰撞造山后的磨拉石沉积物共生的滞后型火山作用。生达残留弧后盆地的发育就是在造山后被圈闭,并与滞后弧相对应的沉积盆地,类似于现今被造山作用圈闭于大陆中的黑海和里海盆地(Hsu,1993)。甘孜-理塘洋的关闭产生了昌台-乡城火山弧与义敦弧后盆地(侯立玮等,1994;莫宣学等,1993)。

研究区在早侏罗世发育的主体洋双向俯冲使古大洋消亡并关闭,现今很容易在怒江(图2.7c)的八宿或丁青地区找到蛇绿混杂岩和高黎贡山的火山弧与弧后盆地;但是在该带西延部分(图2.6)的冈底斯带或拉萨地区,主体洋的关闭明显要晚(图2.7c);相反,在该带南延(图2.6)的怒江主体洋,关闭可能要早。显然,主体洋的关闭与消亡是逐渐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斜向迁移的。

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的资料

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石山镇,距市区仅15公里,西线高速公路转绿色长廊可达,绕城高速公路穿过园区。属地堑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山群之一,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4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其拥有的海口火山群是世界罕见的第四纪火山群,距今约1万年,火山锥多达40座,熔岩隧道30多条。火山类型之多样,熔岩景观之丰富,熔岩隧道之神奇,实为罕见的火山奇观。万年前的火山,千年火山文化和热带生态景观相融合,构成了以热带城市火山生态与文化为内涵的地质公园。

内蒙火山口地质公园在哪里

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西部石山镇,离海口闹市区约20公里,属地堑-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由距今1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区内火山群面积约108平方公里,蕴藏丰富的优质饮用矿泉水和疗养地热水,保存有被喻为海口城市“绿肺”的热带原生林和独具特色的玄武岩石器古民居。

火山群大大小小火山共有34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鞍岭火山。马鞍岭由两座相邻火山连接而成,因其状似马鞍而得名。马鞍岭火山口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

熔岩隧洞神秘奇幽。石山火山群内有火山熔岩隧洞几十条,以仙人洞、火龙洞和卧龙洞最为壮观。仙人洞位于石山镇荣堂村,全长1200米,因传说道士在洞中修炼成仙而得名。仙人洞曲径通幽,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火龙洞洞口古榕蔽日,洞中熔岩石乳千姿百态。卧龙洞平坦宽阔,洞中可同时开进两部大卡车,容纳一万多人。

内蒙古哪座火山地质公园最适合夏天带家人去避暑?

内蒙火山口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园又名内蒙火山口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距北京仅420公里。公园面积65.9平方公里,有火山20余座,它们是在内蒙古高原南缘发现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有过喷发的唯一火山群。

火山口保护良好,喷发规模宏大,熔岩流台地、火山堰塞湖发育,火山形成年代与人类活动时期较近,构成一处草原深处天然火山“博物馆”。

公园集聚着草原火山群、熔岩地貌等地质景观,被称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 。下图为2021年5月2日,航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

内蒙火山口地质公园的地形地貌

乌兰哈达火山群经历了两个地质时期的火山活动,分别是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12万年前)和全新世(距今1万年)。在晚更新世时,火山活动受东北和西北向地壳裂隙的控制,火山熔岩便沿着裂隙涌出地表,这种喷发方式被称为裂隙式喷发,也因现在仅能在冰岛看到这种火山喷发,又被称为冰岛式火山。

到全新世时,原来裂隙式的火山活动停止,裂隙带多被熔岩堵塞,火山活动转为总体受断裂带控制的中心式喷发,这就是几十座火山呈串珠状展布的原因。

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受地势的影响,流经河流、河谷、沼泽地形成了新的地貌,例如石河、石湖、石海、石浪、石禽、石兽等独特的火山草原景观。现已列入自治区级火山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是一处天然火山“博物馆”,是研究蒙古高原南缘现代地壳深部结构及其活动性的天然“窗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

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内蒙古最适合夏天带家人去避暑的火山地质公园!准备好了吗?

1. 阿尔山火山公园

推荐理由:阿尔山火山公园位于内蒙古阿尔山市,这里是一个适合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公园内有壮观的火山地貌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还可以体验火山热带雨林、秋叶红枫和冰雪奇观。在那里你可以欣赏到奇特的火山口湖和火山口瀑布,探索冰川湖泊,感受独特的自然风光。

位置: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

门票:成人票80元,儿童票50元。

这个地方真的是个天然的大空调!进门后我们先在凉爽的树荫下休息了一下,然后计划好了一路向上攀登火山顶。嘿嘿,目的是要享受那凉爽的山风哦!

我们先尝试了一下健身爬山的感觉,爬了大概30分钟就到达了第一个观景台。从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火山公园的壮丽景色,真的是太漂亮了!绿树环绕,山峦起伏,还有远处的风景线,让人心旷神怡。

然后我们继续攀登,沿着步道一路上去,最后到达了火山顶。哇哦!那里真的是凉风习习啊!我们找了个舒适的草地坐下,享受着山顶上的美景。天空湛蓝,云朵飘过,真的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

当然,我们还参观了火山博物馆,学到了很多关于火山的知识。真是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注,阿尔山火山公园真的是夏天避暑的绝佳地方!新鲜的空气,壮丽的景色,还有丰富的文化和知识,简直不能更棒了!快带上你的家人,来这里度过一个畅快又有意义的夏天吧!记得带上防晒霜、太阳镜和帽子哦,不要像我一样被晒黑了一身哦!

2.内蒙古赤峰火山地质公园

介绍:赤峰火山地质公园位于赤峰市境内,拥有丰富的火山资源。公园内有多座火山,每一座都具有不同的特色。你可以参观火山口湖,欣赏湖水的宁静和美丽。还有熔岩地貌,可以让你感受到火山的力量和独特的美丽。公园内还有许多独特的植物和野生动物,可以让你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奇妙。

位置: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登山乡

门票:成人票65元,儿童票45元。

这个地方真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准备好我的旅行装备,我和家人一起踏上了火山之旅。

我们先来到了火山口游览区。这里的火山口真是壮观!一圈火山口呈现在眼前,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们沿着游览步道缓缓行走,欣赏着周围的火山岩石和绿树环绕的美景。不过得注意安全哦,火山口边缘有安全栏杆,别太调皮哦。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火山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关于火山地质的各种展品和介绍,真是增长见识。我们看到了各种火山喷发的照片和实物,了解了火山的形成过程和危险性。还有一个模拟火山喷发的展示,让人切身体验到了火山的威力。不得不说,火山地质真是太神奇了!

接下来就是最期待的活动了——爬火山!我们租了登山装备,开始攀登火山。一路上,风景美不胜收。山上的大片绿草和鲜花,让人顿时心情愉悦起来。登上火山顶,俯瞰整个地貌,感受着微风拂面,夏天的酷热瞬间被洗去。不过记得要带够水哦,中途会很口渴。

下山后我们选择了火山脚下的温泉区放松身心。温泉水质清澈,温度适宜,泡在里面真是舒服极了。泡完温泉,我们在周围的草地上坐下来野餐,吃着美味的食物,享受着清凉的微风,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注,内蒙古赤峰火山地质公园无论是观赏火山口的壮丽景色,了解火山的奇妙之处,还是攀登火山,享受自然的怀抱,都让人心旷神怡。对了,记得穿轻便的运动装,带上帽子和太阳伞,以防备夏日的阳光和风浪。希望你们也能和我一样,在这个火山乐园里度过一个难忘的夏天!

3.内蒙古锡林郭勒火山地质公园

介绍:锡林郭勒火山地质公园位于锡林郭勒盟境内,拥有多座火山。公园内的火山景观非常壮观,你可以欣赏到高耸的火山口和广阔的火山森林。这里的熔岩地貌也非常吸引人,让你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同时,公园内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和植被,可以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地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

门票:成人票120元,儿童票80元

我和家人一起来到锡林郭勒火山地质公园,因为是夏天嘛,所以我们计划先玩一些水上项目消暑。我们选择了火山水上乐园,它是公园内的一个区域,里面有各种水上设施,比如大型水滑梯、漂流河等等。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简直是久违了的水上欢乐!

然后我们来到了火山砾石区,这里是公园的一大特色。我们沿着火山砾石小径走着,感受着脚底下的石子。虽然可能会有些疼,但是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我们觉得非常刺激。

接着,我们没有忘记爬上火山口,俯瞰整个公园的美景。站在火山口边缘,感受到了火山的威力和磅礴。当然,安全第一,我们都有穿着合适的鞋子和安全帽,以免发生意外。

最后,我们来到了火山冷泉区。在这里,我们享受了一下特别清凉的火山冷泉水。水质非常清澈,凉爽宜人。我们都觉得这是解暑的最佳方式!

注,内蒙古锡林郭勒火山地质公园无论是水上项目还是火山景观,都能给家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和刺激!

4.内蒙古巴丹吉林火山地质公园

介绍:巴丹吉林火山地质公园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中,是一个红色沙漠和火山地貌的奇观。公园内有大量的沙丘,每个沙丘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高度,非常壮观。而且,公园内的火山岩也非常特别,红色的火山岩给人一种神秘和奇幻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门票:成人票68元,儿童票34元。

这个地质公园真是夏天带家人去避暑最适合了!哇,简直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天然的大水世界。

我们先去了巴彦淖尔火山口,一进去就感觉到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超级舒服!火山口非常宽广,到处都是碎石和熔岩,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坑。我们走到火山口的边缘,远远望去,眼前一片壮观的火山景色,仿佛置身于火山实况中,实在是太惊艳了。

接着,我们参观了巴丹吉林沙漠,那里有无边无际的沙丘,给人一种热带海滩的感觉。我们租了滑板车,在沙丘上畅快地滑行,一边享受着凉爽的沙风,一边感受着惊险刺激的快感。不过啊,注意啦,一定要带够防晒霜和帽子,否则晒伤可不好玩哦!

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景点,叫做福特罗兰湖。这个湖水碧绿透明,风景如画。我们坐着小船在湖上划行,感觉就像是漂浮在天堂般。湖边有一个小广场,有各种水上活动,水上乐园里的滑水道和浮动平台都让人欲罢不能。我和家人玩得不亦乐乎,简直就是夏天的天堂!

最后,我们去了火山地质博物馆,看到了各种珍贵的岩石和火山石。博物馆里还有火山爆发的模拟场景,真的是太有趣了。我家人个个都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简直不敢相信夏天避暑还能这么有趣!

注,内蒙古巴丹吉林火山地质公园真是夏天避暑的最佳去处!带上你的家人一起来吧,保证给你一个爽翻天的夏日假期!园内的特色食品也很好吃,就是有点贵,所以记得带点现金。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下次我一定还要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