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骑车到拉萨 北线 南线 那个好

2.成都到西藏自行车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3.从成都骑自行车到西藏.需要什么地图?要非常详细的那种.不然迷路就定了.....

4.骑单车从成都到拉萨具体行程?

5.我想骑自行车从拉萨到成都

成都骑车到拉萨 北线 南线 那个好

成都骑车到拉萨攻略-成都骑到拉萨需要多少天

骑行川藏线的话,进藏线路主要的有几条;

最热门的是南线,南线是西藏人口相对多的地方,不会出现无人区。一路上的治安都会好很多,而且南线那边的商业运行比较成熟了,甚至出现了全线路的连锁客栈。所以,走南线的话吃住都比较好解决。

北线的风景也很好,但一旦过了鹧鸪山之后,就人烟就开始稀少了。到达甘孜境内后,路很烂,现在317正在返修,一直返修到边坝县全是烂路。而且北线那边人烟比较少,所以吃住上比较困难,而且价格基本是南线的一倍到1.5倍左右。所以不建议走北线。

南线是国际级的骑行线路(四大世界级顶级线路;环法,西伯利亚,南美,川藏南线)所以……你觉得哪个好呢~

成都到西藏自行车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首先你年纪那么小就有这个勇气骑车去西藏,很让人敬佩,但是有些问题,我也不得不说,你体力好,固然是个优势,但是成都到西藏这段路,很不好走,路上的危险不可预料,你有过准备吗?一个人去,还不如多个人去的好。一般每年4-6月份去是最好的时候,7-8月份走,是雨季,路不好走。这样吧,建议你看看以下我给的网址你看看,好好看一下,有详细的攻略,行程安排注意事项等等都写得很清楚,更新也及时。对你明年骑车去西藏有很大帮助,网址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从成都骑自行车到西藏.需要什么地图?要非常详细的那种.不然迷路就定了.....

建议你先到成都再出发,还有路线是走G318 最好在你的手机上下载一个 google地图软件 可以大概给你卫星定位 这样在路途中 你可以按照他选的路线走就不得迷路了 其实就是按到G318国道走 具体走法和路途中的落脚过夜地点 问题 你愿意 我给你介绍我一朋友 他09年暑假骑行到过西藏拉萨 行程2000多公里 从成都出发 成功到达。 很多详细情况注意事项你可以咨询他

骑单车从成都到拉萨具体行程?

“骑着自行车从成都出发,沿着川藏线,用了26天时间骑到拉萨,行进路程约2274.7公里,途中骑越14座4000米级高山、2座5000米级高山,从四川盆地一直骑行到海拔5008米的青藏高原……”当多数大学生选择了暑假悠闲的“宅居”生活时,浙师大的大三学生倪孟威和大四的沈佳交上了一份“另类的暑期作业”。  “今天骑了将近12个小时!上山7个小时已经够崩溃了,下山5个小时竟然还是超烂的路,速度和上山差不多。”“已骑过两座4000米以上的山了,高原反应只有一点了,这里的草原实在太美了!”……打开他们已经“翻烂”的日记本,这样的描述随处可见。  两个人的“长征”不孤独  沈佳很早就在学校BBS和外部网站上宣传自己的川藏骑行计划,他本以为这样一项“值得铭记一生”的经历会有很多报名者,自己的队伍会发展得很“庞大”,却没想到网上“支持者甚众,参加者寥寥”,有意向的不是体质不过关就是毅力不坚定,经过几次筛选和拉练只剩下倪孟威一人。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开始在学校周围山上做出发前的“拉练”准备,在取得家人的理解支持后,他们出发了。“这注定是我们两个人的战斗。”沈佳笑着说。  乘火车到成都后,他们跨上自行车,驮着25公斤重的行李,踏上了川藏线。其实他们两个人的旅途并不孤独,因为经常能碰到“志同道合”的“驴友”结伴而行,虽说可能会很快分别。“那一刻,陌生人之间毫无生疏之感,交谈时推心置腹,很快大家便能成为好友。”倪孟威说,有一次因为太累而落在“驴友”后面几十里,在追赶到高尔寺山的一个路口时,突然一人拿刀冲过来让他停车,他被吓坏了,以为是抢劫的,没想到对方是卖西瓜的摊主。原来,前面“驴友”在他摊位上买了西瓜,特地为倪孟威留了几块。捧着西瓜,倪孟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心里十分感激前面的兄弟们。  说不孤独还因为旅途中有太多的好心人给予他们帮助,口渴难耐时,有藏族大爷请他们喝酥油茶;在找不到取款机无法取钱、饿着肚子睡觉时,藏民请他们吃饭、替他们付住宿费;在骑行中遇到路面障碍时,解放军用铲车载他们过去。“有时骑行数十公里未遇一人也没感到孤独,因为沿途的风景和骑行的思考时刻围绕着我们,根本没时间孤独。”倪孟威说。  川藏线体验别样的“磨难”  出发前,他们都曾有过辉煌的骑行“战果”,沈佳经常在学校外的北山上骑行,还有着骑行徽杭古道的经历;金华周边的不少地方都留下过倪孟威骑车的身影,他甚至从金华一口气骑到宁波。对他们来说,在普通公路上一天骑行300公里简直是“小菜一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想找一条不平坦的路线,挑战一下自己。川藏线就是一条从盆地到高原的爬行路线,很多路段崎岖狭窄,经常翻山越岭,很合他们的“口味”。  在川藏线上,他们欣赏着美丽的尼洋河,在上坡路上飙出62.9迈的速度,从早上7点骑到晚上10点,“爬行”183公里路程……这些“光鲜的战绩”并非是他们旅程的全部,充斥在他们身边的还有不少艰险。  他们遇到过一群“文明”的打劫者———看中了沈佳的自行车,说要借骑一会,幸亏机灵的沈佳偷着扎破轮胎,才没有使打劫者得逞;他们经常遇到野狗的突袭,背包都被咬坏过。在实战中,他们总结出对付野狗的方法:在遇到狗的时候,推着车行走,可以避免受到袭击时从车上摔下来;若推车时有狗进攻,则随手捡起石头吓唬它们,这样一般就能过关。  很多年轻人对他们这种冒险的举动很费解,并劝过他们不必去受这份罪。对此,倪孟威说,选择川藏线就是想经历一种磨难,没做好吃苦的准备就不会上路。他们不是追求成功后别人的称赞,而是享受骑行的过程,追求一种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博客里,沈佳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今天不以自己的思想去生活,那明天就要以自己的生活去思想了。”

我想骑自行车从拉萨到成都

希望你实现我的梦想啊!

自行车作为惟一的交通工具,性能的好坏至关重要。出发前应对各部位的机件做

全面彻底的检查,并随身携带常用的修理工具榔头、螺丝刀、气筒、扳手、钳子

等,以及备用件滚珠、内胎、闸皮、车条、气门芯等。每天结束后还要认真检查

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般而言,以车座较低并有5~10度的后倾为最佳角度。运动量的安排要合理,并

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每2~3小时休息一次,别想停就停。

在特殊道路条件下行车,车速的把握尤为重要。路遇浅河、水洼、碎石时,别习

惯性减速,快车速反而易顺利通过;行车在泥泞的路面,不妨拆下前后挡泥板,

以免泥堵挡泥板和车轮间的缝隙;下坡时,前后闸都要捏。

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万避开,如别无选择,先上土路让车轮沾些黄土,以防被粘住。

途中宿营时,营地要选择干燥背风的地方,附近应有水源。有村落处,借宿是好办法。

骑车旅游对服装尤其是裤子要求比较严,以宽大为佳。夏天穿背心、裤衩,阻力小,通风性又好。太阳帽和墨镜、雨具、卧具、常用药、照明器材、交通、地形图等都是必备之物。

现在有种专业的自行车包,用起来顺手方便。普通背包一定要设法扎牢。宿营时,要将东西放到一个可用身体遮挡的角中,以防丢失。

~~~~~~~~~~~~~~~~~~~~~~~~~

在进行自行车长途骑行前应该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硬件方面要作到以下几点:选一辆好车;作好必要的调试;准备好常用工具;带足合适的服装和必需品。其次就是骑行技术方面的事了。

一、选车。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车,这是专为长途自行车旅行设计的。该车前后均有车架,21速,可载重150公斤(含骑行者体重),且车带可根据路面、载重情况自选,从1.25—1.50(指粗细)都有。这类车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买到,只是私人手里有从国外带回来的。可替代全地貌车的是山地车型中的一种(它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长途旅行的问题):26英寸,21速,可载重120—150公斤,车带从1.50—1.75之间任选,有后架,可加装前架,水壶架有3个(当然还可加)。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弯把27英寸细纹旅行车,车带宽度为1.25,有后架,骑上它很轻快,适合载物不多的长途旅行。

二、调车。一般自行车旅行是边骑边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适。按这个要求调车。车座:以骑行者的腋部放在车座中间,用手去摸轮盘轴心部,以摸到为准,这就是骑行者正确的车座高度。车把与车座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好,高低在半寸之间。检查一下传动是否连惯,前后制动是否灵敏。可在前后带内胎里放一些补漏液,如有漏气,要检查并拔除刺入物,将破孔朝地,充足气就可以自动补带。还有一个办法,是在内带与外带之间放一条较厚的帆布。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些工作做好了,这辆车就不会在路上给你添麻烦了。

三、工具。只要你在旅行前准备得充分,车也调整正确,那么在路上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为防万一,还应带一些与你选用的自行车相配的工具及零件。如剪刀、小木锉、多用搬手、旅行气筒(可架车上)、胶水、剪锉好的小块胶皮,内带、外带各一条,以备应急。

四、服装。一般长途自行车旅行多选择夏天,那最好选用短装骑行服,它的优点是紧身,不额外增加阻力。骑行裤内有真皮垫,或仿真皮垫,防磨、透气。如果是雨季,当然少不了防雨设备。现在市场上有一种骑行服是既保温又挡风还防雨,最适合去气候多变的地区,当然价格较昂贵。如果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也可穿高弹力的平滑短裤。直接与身体接触,里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装。最好在常磨的部位,涂一些凡士林之类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内衬一两张报纸,保温效果极佳。为了防风和小飞虫,还要戴上骑行眼镜。无色的,适用于阴天;有色的,可防阳光直射;还有浅**的,是为夜间设计的。头盔,有些外国人喜欢在旅行时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实自行车小帽更实用,更舒服,经济实惠。骑行手套是为了防滑防磨,这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脚套除了能帮助你有一个正确的放脚姿式外,它还可以帮你节省体力。当然不会用或者用不习惯者不如不用,不然会造成紧张,反而不安全了。

五、骑行。上述可称为硬件,骑行是软件,所以掌握正确的骑行技术很重要。掌握骑行速度,以鼻吸鼻呼为准备。在干燥地区旅行,可在鼻腔内适量涂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么就是强度大了,或是累了。这时应当减速,调整变速器。上坡下坡时,使用变速器不要一下变好几个档位(常见不太会用变速器者常这么用),这样会一下不适应,更累。下坡可放松一下身体,溜下来。如果太陡,速度过快,用后闸制动减速。不是紧急情况,不要一下把闸抱,不然外带损失很大。最后,在做长途自行车旅行之前,最好利用节假日做些一两日之内的短途自行车旅行,以便逐步适应。

~~~~~~~~~~~~~~~~~~~~~~~~~

骑自行车远行是个比较复杂的游戏,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在确定了具体的出发日期,大概也还需要一周的具体准备时间。

想要骑车远行最少一年以上的坚持不懈地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体能还好的话,锻炼耐力和对气候的适应力比较实用。我喜欢慢跑、爬山和洗冷水澡。我觉得这对骑车远行很有帮助。如果是自己单独骑车旅行,那要准备的事项是很多的。首先要学习旅行知识,然后是制定骑行计划。计划的可操作性完全靠对未知旅途资料的收集,对信息收集的越多,计划就制定的越具体。地图是最重要的资料之一。我跑遍了北京几家有地图专柜的书店和地图出版社的门市部,买了十几本所谓最新版本的全国或省市地图册。(最好选择走国道或省道。)而各种版本的地图册只要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差异往往很大,尤其是在公里数上,所以要多买几个版本的地图册相互比对。计算公里数和道路是否通行一定要多查资料搞清楚才行,尤其是道路在入城和出城时的叉路和路最多,最易走错。拿不准的一定要嘴勤,多问路,指路牌有时也是靠不住的。道路上指示牌都是为机动车辆设计的,很容易误导像我们这种外地的非机动车驾驶者,不小心就会骑上机动车辆专用道或者高速公路。很多和老路平行的新路在地图上是没有标出的,如果找不到人问路,新路上又没人车来往,那么就像"聪明的一休"说过的,还是走老路保险些。出行时最好只携带有用部分的地图,要是舍不得拆书就复印的清楚些。很沉的地图册在你骑上坡路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情绪的,另外地图等资料要注意防水。我用的是一种能密封的透明文件袋,每天把要看的地图放在文件袋的最外两面,就不用老翻来翻去了。注意要按行程给地图编号,这也是制定骑行计划的一部分。再有就是要多计划几条备用线路,这会让你在实际情况中更能随机应变。

自行车也许是在你远行中真正的主角。好车的标准很多,如果是长距离、长时间载重骑行国产公路的话,那像普通的自行车,山地车,赛车不是不能骑,只是骑行的乐趣可能就少了很多。800元以下的普通自行车的质量就别提了。便宜的山地车车架都较重,而且车胎都太粗,一般的山地花纹也不适合公路的要求,摩擦系数较大,长时间的骑行再加上用骑山路的姿势骑公路一定会很累的。700C的赛车虽好骑,却不能载较重的行包,也没有长的挡泥板。如果你有后援支持的话除外。而且有中国特色的国道、省道是不会放过赛车太薄的车胎和车身的,如果你喜欢不厌其烦的修车和带上N套备件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有一种叫郊游车的车型比较合适,但只有专业的自行车店才有的卖,一般都是用来出口的,很适合长距离公路骑行。郊游车实际上是山地车和赛车的混血儿,车轮直径有700C,比山地车大些,这样你的膝关节在每千公里内的磨损会少许多。车胎一般在35C-42C之间粗细,比普通车胎要粗些,但要比山地车细。在载重、防扎和轻快之间达到相对平衡。外胎花纹最好选择平滑的公路胎,载重后在公路上要是紧急刹车的话,山地胎可能会因前轮刹得太紧而跑偏滑倒。自行车前后轮都要装挡泥板,不然仅路面的积水也会弄脏你的骑行水杯和车后包。何况没有挡泥板的自行车也不好看。后行李架要尽量的结实牢固,最好用防震镙丝。

买专用的自行车前包,车后包一般都能防水和带反光条,贵重钱物还是放在随身携带的包内。有种能放地图的车把包比较实用,把当天的里程、地图等资料放入,查起来很是方便,甚至骑在车上手不用离车把,就能看地图。还有就是一种德国产的自行车双肩背包,特点是后背处有支架,包和后背分离,不闷热。虽然包本身就能防水,但它还是单有一个荧光防水罩,就是价格太贵。但如果不去山区和很干旱地区,骑长途就很少背带水袋的双肩背包骑。一般的车架上只有一个水杯架镙孔,我很幸运地买到过能装两个水杯架的郊游车,因为一个水杯总是不够用。我把一个水杯装白开水,另一个可以装买来的饮料或自配的葡萄糖加盐水。骑行水杯买吸嘴外带防尘罩的比较卫生。郊游车也分男女款,以男车居多。有的还带前后减震,但会增加车身重量,前后减震对骑国道公路用处不大。如果骑起来轻松些,也可以换装西玛诺的椭圆轮盘,不是很贵。车闸、闸皮、闸线最好用进口质量好的,国产货的是哪个方面也没法比,这些涉及生命安全的零件最好不要用靠不住的和没有用过和听说的品牌。车把立最好换成铝合金可调式的,并反复调试到自己手掌,双肩和腰认为最不易疲劳的高度。重量对长距离骑行影响较大,所以车上的部件尽量用铝合金,比如车把、车圈、把立、曲柄、车支子等。铝的后行李架很少能买到,有的郊游车就配,据说是外商订做的。质量好的塑料脚蹬,挡泥板也比金属的轻便些。

音量大的电喇叭更容易引起在马路中央散步,百无聊赖者们的注意。那些突然会从你身旁拐弯的司机也需要多按几下喇叭。骑行码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你知道自己的体能,也能把你的进度调节地较为合理些,最重要的心理作用就是在你精疲力竭并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时候,还能给你安慰,让你知道还有多少距离和时间才能到达预定目标。不切实际的计划也是不精确计算的结果,不要用这种计划来测试你的心理和生理极限。一般的码表自带磁铁的磁力都很小,很容易漏计。世界上磁力最强的磁铁还就是我们国产的稀土磁铁,换上以后绝对不会出现感应器测不到磁力的现象。一般大一点的城市的电子配件市场都有的卖。我还是比较喜欢用西玛诺的变速器,根据路况要经常换挡,对车对人都有好处,太陡峭的上坡是要下车推过去的。前后轴要用进口质量好的快拆,不锈钢车条更能适合南方潮湿的气候,好的链条是不会让你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

车锁最好不要买是十字形钥匙的那种,专业车贼们手里大多都有由特种钢制成的强力十字形扳手,撬起锁来有时比一字形钥匙的锁还好加力,可直接把锁芯掰断。如果带两把都在40元以上的锁会更具有防盗性。我一般用一把回型硬锁,一把链子软锁.

车座是不太好选的,太宽的不适合腿部运动;太窄的又会很硌屁股;太硬的不舒服;太软的长时间骑行时,海绵会添满臀部与车座间的所有空隙因而压迫皮肤下的小血管。其实还有个问题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车座是纵向凸起的,长时间骑行就会感觉到它在努力把臀部往两边掰开,很是难受,(辛亏没有痔疮)不知别的车座也是否这样。为了舒服些和吸汗,我也用过护翼型卫生巾,一般半天就磨损和湿透了。最好的方法就是骑车时多换姿势,多停下来站着休息,每次不能少于十分钟,屁股才会好受些。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尽量不要在夜间骑车。一是夜间国道没路灯,二是对面车灯很晃眼,三是夜晚的机动车辆都开得很快,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夜晚路上人很少,有利于司机逃逸和不利于被救护。虽然自行车的前后车灯有时会在隧道和桥洞下也会感觉到光线很微弱,但也要有所准备;挡泥板、车包、后背衣服上都可以加反光板、反光贴或反光布;好的自行车前灯大多都是进口的比较贵,尾灯有很多国产货很便宜;60元以上的便携式打气筒在推和拉两个行程中都是在打气,一般都配有卡具;在人离开自行车时一定别忘了把气筒和码表一起摘下来;“铁人把”能让人换成趴下的姿势骑车,也能减少风阻,但手会离车闸很远,来不及刹车会有一些危险性;付把却有配付把刹的,不过是换成了往后坐的姿势了;左把上可以装个小反光镜,要买凸镜,平镜没啥用处;头盔一般骑山路才用,要是没有上旅行保险的话,那就天天戴在头上吧,即使是在平坦的路上。带太多的水虽然是很沉重的负担,但是如果骑一天也补充不上水的话,那一定要带水袋或小水桶,两杯水在炎热的夏天只够喝半天的,不过一般国道边的小镇都有瓶装水卖,只是水袋一定要保持清洁,也要防止被扎破。

夏天骑车的服装以纯棉贴身有弹性为好,贴身服装的能及时吸汗后很快蒸发掉,但不能太厚。太宽松的服装只会多兜些顶风,却阻挡不住汗水往下流。专业服装比较昂贵,性价比有些不划算,目前还没听说有便宜的国产货。鞋子一定要轻,最好是没有鞋带的那种,还要沾水后踩在脚蹬上也不会打滑的。专业的自行车鞋也太贵了,有的鞋还带脚蹬锁,还要再单配脚蹬,那一般是给赛车用的,为的是在抬腿蹬骑行时也在做功,一般远行时用不上。最好买个骑行手套戴上,骑时间长了,手掌也会受压冲血的。有种摩托车用无指手套很实惠,也比专业的好用。我还准备了一个南方出的有专利设计的雨衣,特点就是耳边有孔,增加了听力;胸前的防水做的比一般的雨衣要好;帽沿下还有一个风挡片;很实用。出行前一定要给车上好牌照并同身份证一起复印几份。如果是很贵的自行车那就给自行车拍个照,有的好车车架上还有钢号,也要记下来。我出行前用电脑雕刻的方法在塑料牌上刻下了血型、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自行车号、照相机身号等等重要资料,可以挂在胸前和挂在钥匙链上,就像美军的身份识别牌,为的是单独骑行时以防万一。每次远行我都是要上保险和立遗嘱的。只有在这种心态下出行才会清醒的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也是对亲人的负责。目前在北京上保险外资保险公司很少(因为国外保这种个人旅行险的很多)。国内只有平安保险公司在网上有种旅行险,不过也只能在网上投保,而且每次旅游地只能上9个城市,只保这几个是肯定不够用的,可以把行程分段上保险。我采取的是只保计划中的休息地,因为这样即便是你在半途中发生什么事,只要是在通往上了保险地的路上,保险就是有效的。保险的时间上也要比计划多上些,以防万一。我一般只先上单程的保险,到了返程点后根据实际情况修订行程后,再上回程保险也不迟。

修车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补胎的工具是最常用的,美利达有一种塑料套装工具,还不错。要是前后车轴都用快拆的话,就不用带很沉的大扳子;如果是骑郊游车的话,最好带两条备胎,凡是外地配不上有可能常坏的配件要备份一下(如:700C的车条);还要带压力罐装润滑油。高级进口的配件质量都很好,一般不会坏,但坏了就不好修。国产货质量很难保障却可以经常拆下来维修,只是所花的精力和时间的代价有可能要比买进口产品付出的多。一般在找不到修车铺的情况下才自己修车,人多的地方大多都有修车铺,所以尽量不要自己修车,一是在自己专心修车时无暇顾及自己的财物,二是一般修车的费用远比不上你所消耗的精力,除非你就是开修车铺的。为了减少修车的几率,骑车时尽可能捡路面干净平整的地方骑,也尽量减少自行车在暴晒,雨淋的环境存放。好的车手最基本的境界就是根据车况、路况提前减速,基本不用捏车闸,以减少车的损耗。还有就是尽量不要让载着行李的自行车摔倒,如果倒了,在骑之前就不用再扶起来,要是车支子坏了,在停下来的时候就干脆把自行车放倒。

各种药品也要带齐,最好先学习一些外伤急救知识和一般用药常识。药品一般分成:1外伤急救包扎、消毒、杀菌、止血类药;2鼻、口腔、呼吸道、胃肠道类药;3伤风感冒,镇痛类药;4防暑、寒、晒、烫、烧、蛇虫叮咬、晕船类药;5防运动伤类药;6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盐、干葡萄糖等营养剂。单准备出一个防水,防潮的包,放急救和自己的常用药,随身携带放在方便拿取的位置。其它药品也要放在防潮,防晒的容器内。可到小商品市场批发一些带密封条的防潮小塑料袋,其它怕潮物品也用的上。 如果是从沿海地区骑车去高原的话,一定要做高原反应的体能检查,有些人是天生不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如果不幸自己赶上了,欣赏别人的高原游记不失为明智之举。

气候也是最影响骑车远行的因素之一。骑车最累的是遇上顶风,它能完全延误你自认为给自己预留了很多体力的计划。因为快速骑行时的阻力,有近90%是空气阻力。如果赶上了顺风,可要提前修好车闸。骑车最怕的是夏季正午的太阳光和高原的紫外线,即使不会中暑,也会暴晒掉几层皮。骑车最险的是在雪地上骑车,与撞车和骑到沟里相比,能在平地上摔倒算是最幸运的事了。骑车遇到下雨天,也应该感到高兴,要感谢老天爷,没有制造出更坏的天气,比如闪电雷劈。总的来说,骑行三、四天就要安排一天休息的时间,也可以用来错开恶劣的天气时段。